经常在网上碰到一些朋友及家属的咨询:“我/我家人穿假肢走的不理想,看你们视频上走的挺好的,请问是什么产品?”
对于这个问题,很多朋友都会陷入一个误区,那就是觉得别人走的好,一定是装了高级的产品,如果自己装那个产品也能走的很好。但其实假肢是否走好除了产品以外,还有很多影响因素,今天假肢公司就来好好聊一聊!
01
假肢产品选配不合适
这个很好理解,装配的产品要适配截肢者的个人情况。打个比方给老人装一个很灵活的关节,他可能会畏手畏脚的不敢走;给年轻人装几何锁的关节,他可能会觉得太慢了,走不快。
02
接受腔口型不合适
以大腿接受腔为例,有四边形接受腔、鞍式接受腔、坐骨包容接受腔、还有马罗腔,这需要对残肢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适合的口型。有些技师只擅长制作相对简单的腔型,这对标准残肢影响不大,但对于一些残肢情况比较特殊的朋友就会不适合,从而导致抵触穿假肢。
03
接受腔对线不正确
对线往往是很多朋友忽视掉的一点,对线方式分动态对线和静态对线,通过高精度的对线仪才能达到较好的状态。
04
缺乏正确的步态指导
正确的步态指导也至关重要,好的假肢康复师能在穿假肢初期帮你掌握良好的步态,当然也需要你自身努力配合。我们见过不少朋友在前期对步态不重视,急于求成,最后导致步态不佳,想要纠正则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。
05
假肢没有穿好
这也是一个大家容易忽略的问题,特别容易发生老年朋友身上。因为他们在装配初期往往都是家人和康复师帮忙穿的假肢,但真实的感受只有他自己清楚。有时候假肢没有穿正也会导致接受腔不贴服,所以我们再三强调一定要学会自己穿假肢,找到感觉,家人不要过多帮助。
06
自身客观问题
有些朋友自身腰部和腿部肌力不足,无法很好的带动残肢,这也会导致步态不佳。还有些朋友残肢条件过短、甚至骨骼变形等,同样会影响步态。我们需要清楚的是有些情况通过后天刻苦锻炼能够改善,还有些情况即使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效果可能也不明显。
综上所述,如果您真的想改善自己或家人穿假肢的步态,那么还是建议前往假肢公司找有经验的老师面诊,找出问题原因,共同讨论解决方案。
每一位即将踏上假肢适配之路的朋友,心中都充满了无数个问号。面对陌生的领域、繁杂的信息和至关重要的选择,您是否感到迷茫无助...
现代科技的进步,我们常谈论假肢技术的飞跃,却忽略了社会认知的滞后:那些看似“无心”的刻板印象,像无形的锁链,将穿戴者困在...
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,导致失去双大腿,经过5天的重症抢救和7个月10来次的手术康复得以重生,2021年在杭州众康...
在众康的康复训练室,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,洒在一位正在进行训练的“勇士”身上。汗水浸湿了他的衣衫,专注的神情写在脸上,康复...